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

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

『一個週末聚會』的現場二三

如果『嚴肅』這個字詞可以視覺化的話,那應該是陳界仁吧。
他的每個觀察,每個評論都可以讓我想十天。



大家的好朋友。



Manray在徹夜未眠後,辛勤的為大家斟茶的景象,只有在他兄弟開的這個『藝術中心』才看得到哩。


『一個週末聚會』的畢業照



這個聚會留下了這樣一張畢業照。不過,最左邊的那位不太合比例的藝術家兼教授,明明是拍照之後才來的。這算是『一個當代藝術中心,台北(提案)』這個作品中的另一個作品嗎?嗯。。。

『一個週末聚會』的人們。聚會出乎意料的龐大,將近五十個人。不過,或許這還是一個『小眾』?

『一個週末聚會』-楊俊的一封信

首先,感謝您撥冗來參與這個聚會。

為甚麼會有這個聚會?-這是個好問題。

有必要作這樣一個論壇嗎?

是否有必要將五十個當代藝術圈裡的專業工作者聚集在一起三天-這個聚會究竟能產生什麼意義?如果能,我們能夠改變什麼?或是,這個聚會如果無法改變什麼,那我們該怎麼作才能讓改變發生?

為何醫生,酒商,電影製作人,科學家每年聚會?

為甚麼一些當代藝術工作者不能?

如果我們更常聚會,我真的認為,我們會對彼此有更多瞭解,不論是共同的想法或不同的觀點。

這個聚會並不打算去偽造一個同質性的團體,而是去瞭解、尊重個別的差異,而且試著去思考,我們如何能夠創造出一些共識及目標,以及/或者在差異中支持彼此。

當代藝術不常出現在大眾媒體,文化新聞亦然。然而『文化』卻總是在觀光產業與經濟政策裡被當成首要重點來討論,每個國家在外交與政治裡強調自身的文化差異性與多元性,不論是在地方或全球。當討論到國家的認同與地方認同,文化與藝術不正是最常被使用的關鍵字?然而,當代藝術似乎沒有自己的聲音,或是來自這些政治力量的支持,甚至,當代藝術存在異質的聲音,雖然其價值正來自於多元性,但它的力量太微弱,在政黨輪替或城市、企業與政治的權力之下,不能捍衛自己的立場與權益。

當代藝術似乎總是處於被動的角色,即便在本質上,當代藝術自我宣稱是主動的。這不是很矛盾-畢竟驅使我們去創造與生產的動能與創意本身就是積極性的?為甚麼我們如此積極,卻採取了一個被動位置?

因此,這個聚會並沒有官方的參予,沒有任何聯盟或組織的連結,也不在任何政治與經濟的邏輯之下進行,而是單純的由當代藝術工作者發起,在這個聚會中,讓我們覺悟到自己的現存環境,並且帶著這個理解,開展新的行動。

『一個週末聚會』緣起

『一個週末聚會』是由2008年台北雙年展參展藝術家楊俊所發起的活動之一。2006年,楊俊首次受邀至台北,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策劃性展覽『赤裸人』展出《生存守則》,2007年,應台北市政府文化局『城市行動藝術節』之邀,來台拍攝關於台北的影片,展於台北建國啤酒廠。

在幾次與台北藝術單位合作的過程中,楊俊認識了許多在本地或國際上從事藝術策展與工作的台灣朋友,同時也對台灣的藝術生態有更多瞭解。他試圖在此次台北雙年展的參展作品『一個當代藝術中心,台北(提案)』中,向台灣的藝術工作者、策展人、藝術家、私人機構提出一個提案/提問:『當代藝術是否需要一個非官方的獨立空間?是否需要組織一個交流、討論的機制或組織?是否需要一個發聲管道,集結並提出自己的文化政策?』

在雙年展展出期間,楊俊在中山美術公園(北美館旁)設立了『一個當代藝術中心,台北(提案)』場所一,以這個場地作為討論進行的地點,並在與本地的藝術工作者多次討論後,一連舉辦了幾場活動,包括邀請義大利米蘭『依索拉藝術中心』(Isola Art Center)負責人Bert Theis的一場報告,由林宏璋與全台一百多位藝術系學生發起的YTA(Young Taiwanese Artists)的把酒芻議會,以及幾場小型的討論會。

一個基本信念是,當代藝術需要有獨立的空間及發言的管道,而第一步是開啟彼此間的深入對話,提出問題,並瞭解彼此的立場與想法。長久以來,每位藝術工作者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,在不同的事件中以個人的力量與官方或企業協商,而對整體的藝術環境、資源與政策,卻難以用集體力量創造實質的影響力。

在這次的討論會中,楊俊預計邀請來自全台將近四十位的策展人、藝術家、獨立藝術空間經營者、學者、學生組織等,在三天兩夜裡聚集一起,共同討論台灣當代藝術的相關議題。他並非試圖在這個聚會中解決一個清楚的議題,而更像是試圖開啟一個深入對話與集結的可能。希望這個討論會只是一個起頭,也許未來將會延續成一個長期的、持續的年度活動,或是一個藝術組織,長期持續的關注、討論台灣的當代藝術相關問題。

備註:
這個2008年台北雙年展(徐文瑞/瓦希夫‧寇東策劃)的計劃為楊俊作品,計劃協助:鄭美雅。本次討論會所有經費來源為藝術家自籌之私人贊助,並非來自台北雙年展經費或官方贊助。

瓦希夫‧寇東介紹『一個當代藝術中心,台北(提案)』

一個當代藝術中心,台北(提案)
文/瓦希夫‧寇東(2008年台北雙年展策展人)

楊俊Jun Yang
楊俊接受在台投資的跨國飲料廠保樂力加 (Pernod Ricard)與極光國際整合行銷有限公司共同資助,他決定將這筆資金挹注於一項研究計畫,提出為臺北建立一個當代藝術中心的構想。這可以說是一項藝術家與民間企業共同合作、直接承擔社會責任的計畫,沒有任何政府機關或既有藝術機構參與。目前本提案的重點在於構思一個藝術中心,而非建立實體的機構,本中心的臨時辦公室設於北美館後方的中山美術公園內。

該空間儼然是在美術館外獨立運作的衛星個體,而其藝術中心的定位,則是對急速變化的當代藝術體制的質疑。藝術中心與美術館、私人畫廊或藝術學院有所不同,享有較多的彈性空間,能融入並利用當地的語彙氛圍與特殊社會背景,以期在全球擁有相同理念精神的地區中,與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合作。由於這些藝術中心並非常設機構,因此更能探討一些十分迫切的議題,並提出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,現今最需解決的問題包括:當今年輕藝術家缺乏贊助資源、公眾對當代藝術的支持減少、美術館趕不上當代藝術生產的實際狀況等。

不受政府或特定企業掌控的獨立藝術場所經常面臨財務窘鏡,需仰賴其團隊與支持者的自發贊助。此外,因為這些機構以舉辦討論會或駐地創作為主,多半沒有實質收益或物質性的成果,而這些活動的貢獻也經常未留下完整紀錄,且不受重視。

臺北目前其實沒有任何當代藝術中心,而藝術界資金與人才流動到對岸的現象,又削弱臺北獨立創造的能力。楊俊將此次台北雙年展視為一個踏腳石,希冀能吸引各界深入討論,勾勒出臺北未來當代藝術中心的藍圖,論壇將邀請本地及國外的藝術家相互交流。

楊俊(Jun Yang, 1975年生於中國)
楊俊生於中國,四歲時與家人移居維也納,他的作品常常透露出自己的故事,探索關於文化及國家認同的問題,特別是以不談身分認同政治(identity politics)的方式來講述在文化夾縫中成長的情形。2006年楊俊以〈美好的明天〉(A Better Tomorrow)錄像作品參與利物浦雙年展,呈現出現代利物浦震撼人心的影像:被包覆的廢棄屋樓、過去半世紀利物浦人口數的下滑,以及為市民規劃出未來新城市居住空間願景而改建的無數公寓大樓。楊俊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,帶領觀者走入這些城市空間,漫步在頹圮的舊屋之中,懷抱著對未來住所的想像。近來的作品中,楊俊不斷探究並擴展他對公共情境的想法。在2008年於北京舉辦的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(CIGE Art Fair),他和維他命藝術空間(Vitamin Creative Space)合作,在博覽會中創造一個公共空間。楊俊曾質疑過博物館的架構,例如:在萊比錫當代藝術畫廊(Galerie für Zeitgenössische Kunst Leipzig)的HeiDi博物館商店,改變了傳統的博物館商店交易形式,讓參訪者可以在此買到啤酒、德國香腸,或是「活力果實-瓜拉那」無酒精飲料(由藝術團體Superflex開發)。
楊俊近來參與的展覽包括2005年第五十一屆威尼斯雙年展,2006年利物浦雙年展,以及2007年於德國斯圖加特美術館(Kunstmuseum Stuttgart )展出〈跨界〉(cross-border)。